• <strike id="iw0qo"></strike>
  • <ul id="iw0qo"><sup id="iw0qo"></sup></ul><strike id="iw0qo"></strike>
    ×

    新聞動態

    生態環境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發布時間:2022-06-07 來源:海螺創業

    生態環境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污染防治相關工作,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積極進展。

    一、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取得積極成效

    推動落實全國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考核相關內容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研究制定“十四五”碳強度降低目標和向各省(區、市)分解方案。通過綜合采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推進碳市場建設、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我國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15年下降18.7%,超額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標任務,較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40%-45%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據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降低3.8%,為完成“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的目標任務奠定良好基礎。

    二、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交易。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碳排放量約45億噸,是目前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2021年12月31日,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成交均價42.85元/噸,履約完成率99.5%(按履約量計),市場運行平穩有序,交易價格穩中有升,促進企業減排溫室氣體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作用初步顯現,有效發揮了碳定價功能。

    三、低碳試點示范工作深入推進

    自2010年以來,我國陸續在6個省和81個城市開展了低碳試點,涉及31個省(區、市),涵蓋全部5個計劃單列市。鼓勵地方探索開展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相關研究。“十三五”以來,低碳試點工作不斷深化。試點省市在完善體制機制、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節能提高能效、提高公眾意識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低碳發展路徑。試點省市碳強度下降總體快于全國。

    四、氣候投融資工作加快展開

    氣候投融資工作在頂層設計、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8月,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推動成立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為氣候投融資領域信息交流、產融對接和國際合作搭建了良好平臺。2020年10月,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對氣候投融資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

    五、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意識不斷提升

    2013至2021年,全國低碳日活動已成功舉辦9屆,成為宣揚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培育全社會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平臺。2022年“全國低碳日”主題為“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主場活動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每年組織編寫《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年度報告》,并在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2021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有力宣介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倡議主張。同時,在每年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組織設計各部門、NGO組織等多方參與的“中國角”主題邊會活動,宣傳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舉措和成效。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常態化宣傳。通過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國內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意識不斷提升,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初步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故事”在國際舞臺上更加深入人心。

    六、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持續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全國累計淘汰和化解鋼鐵產能3億噸左右、水泥產能近4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穩步推進鋼鐵行業實施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23家鋼鐵企業約1.45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25家企業約5.36億噸左右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和正在實施改造的鋼鐵產能占全國粗鋼產能的65%左右。加強“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治理。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布局規劃,以及土地、環保、質量、安全、能效等要求的“散亂污”企業及集群開展綜合整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分類整治涉氣“散亂污”企業及集群6.2萬余家,全國累計超過10萬家,重點區域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開展分級差異化環保管理。依據企業裝備水平、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措施、環境管理水平、運輸方式等對重點行業企業進行績效分級,將分級結果應用于差異化環保管理,實施精準治污,促進了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冶煉、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裝備水平和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推動獨立熱軋和獨立焦化企業與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升級改造、有序退出,實現源頭節能減污降碳。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配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針對鋼鐵、焦化、鐵合金等十七個行業,制定了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引導行業改造升級、加強技術攻關、促進集聚發展、加快淘汰落后。

    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推進

    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重點,因地制宜推動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底,完成該區域散煤治理2700萬戶左右,減少散煤消費量6000多萬噸,平原地區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通過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替代、上大壓小、清潔能源替代等措施淘汰能耗高、排放大的燃煤小鍋爐,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清零,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內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清零。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集中利用,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精品一区12p|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精品欧美|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