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iw0qo"></strike>
  • <ul id="iw0qo"><sup id="iw0qo"></sup></ul><strike id="iw0qo"></strike>
    ×

    新聞動態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如何做到“華麗轉身”?
    發布時間:2021-03-08 來源:海螺創業

            “不能穩定達標排放、行業低價惡意競爭普遍、百姓投訴屢見不鮮”,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李寶娟這樣概括2018年以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情況。

            2018年,全國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環境投訴為581起,平均兩天就有3起投訴。

            但是2017年,國內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生產量達到兩億噸且仍在增長。而垃圾焚燒發電占地面積小、垃圾減量效果明顯,是解決我國“垃圾圍城”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

            如何破解矛盾,讓垃圾焚燒發電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詞?

            自2016年底起,生態環境部開展了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專項整治行動,經過4年的努力,專項整治成效顯著。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指出:“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專項整治中采用了諸多創新的手段和方法,全行業率先實現基本達標排放,取得了顯著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真正實現了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和依法治污。”

            全面開展專項整治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垃圾焚燒發電專項整治工作。

            “2016年開始摸底,2017年起,我與同事們就開始了密集的調研、檢查和技術幫扶。”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海景說。

            國內外研究一致認為,將焚燒爐爐膛內燃燒溫度控制在850攝氏度以上2秒,高溫環境會將燃燒產生的二噁英基本分解。要控制二噁英的排放,爐膛溫度控制非常關鍵。

            2017年9月底,全國所有的垃圾焚燒廠都完成“裝、樹、聯”任務,即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在廠區門口樹立電子顯示屏,公布包括焚燒爐爐膛溫度和5項常規污染物(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和一氧化碳)在內的自動監測數據,以及自動監測數據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直接聯網,為“互聯網+統一指揮+綜合執法”模式落地和后續統一向公眾公開奠定了工作基礎。

            通過“裝、樹、聯”,實現焚燒爐數據實時掌控,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出拳有章法”。

            “我們根據自動監測數據異常情況、近期超標情況、污染物排放和爐膛溫度波動情況,定期篩選運行管理不到位的垃圾焚燒廠。組織固管中心和華南所的專家們親赴現場,幫他們找不足、想辦法,解決問題。”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負責同志說。

            海景回憶道:“有時去找偏僻的垃圾焚燒廠需要租車自駕。抵達后要整體走一遍,查驗核實,現場調查,比如爬到焚燒爐旁的支架上核對測量值,爬上煙囪采樣……基本上每檢查完一座垃圾焚燒廠,我們1萬步的運動目標就已輕松實現。”

            不只如此,據海景說,好幾次檢查煙氣凈化設施,爬梯上散落的活性炭粉末飛揚,“白臉”上去,“黑臉”下來。

            針對情況稍好的垃圾焚燒廠,專家組基本上調研1次-2次,掌握情況并總結經驗。對于需要整改的垃圾焚燒廠,則需跟蹤整改進程,幫助分析技術問題,一般需要每月前往1次。

            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海景和同事們共計調研、檢查、幫扶垃圾焚燒廠約150家,投入476人次。

            三年的整治行動,帶動企業“華麗轉身”。

            “以前企業對污染控制標準的紅線意識不強,監管工作如何落實并不明確,具體考核方法也不清楚。”海景說,“通過生態環境部10號令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監管層面上明確了實施辦法,特別是將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寫入法規,促使企業從‘要我守法’變成‘我要守法’。”

            “在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指導幫扶下,我們在生態環保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創新力度,制定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對下屬公司開展檢查。近年來,還打造了一批極具標桿效應的垃圾焚燒項目和AAA級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奚強說。

            “專項整治實際上也是‘指揮棒’,讓所有的企業都滿足規范管理等一系列要求。”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曹德標說。

            專項整治也促進了企業的技術提升和監管強化。

            “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驅動機械爐排爐等項目相繼投入運行,自行研發的二噁英在線監測預警系統等不斷豐富,爐內高分子脫硝等工藝不斷提升,為達標排放奠定堅實基礎。”奚強說道,“集團通過對運營項目全天候監管、督導,建設生產信息化系統并進行及時監控預警。同時,集團內部專家積極發揮幫扶職能,幫助項目高質量前行。”

            “在技術上,我們也在不斷地精益求精,一直推動創新。”曹德標介紹,針對垃圾焚燒發電帶來的飛灰問題,天楹進行了多年的專項研究,從全球研發中心進行技術篩選,通過等離子體高溫熔融,讓原本是危險廢物的飛灰“搖身一變”,成為無毒無害的建筑材料,飛灰里含有的一些氯鹽,則“變身”為融雪劑得以利用。經過一系列測試,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得到驗證示范并產業化。

            據統計,2018年,41家超標嚴重的垃圾焚燒廠投入改造資金約10億元,平均每家投入2400余萬元。2019年,全國有322家垃圾焚燒廠進行了整改,總投入技改資金420652萬元,平均每家垃圾焚燒廠投入1300萬元。

            行業發展越來越健康

            2017年以來,對垃圾焚燒廠的執法監測持續開展,200多份督辦函送到各地方政府,專家現場幫扶和網絡幫扶持續進行,整改工作扎實推進。

            除了悉心指導和現場幫扶,對于整治過程中出現的違法和弄虛作假現象,生態環境部絕不姑息。

            2019年6月-9月,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組織行業自動監控專項檢查,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發現兩家垃圾焚燒廠自動監測設備不正常運行,3家涉嫌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已由地方進行處理處罰;各地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出動3306人次,檢查385家垃圾焚燒廠873臺焚燒爐,發現自動監測設施不規范運行問題549個并督促整改。

            執法效能也在整治中得到飛躍,高效監管的執法體系得到建立。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生態環境部部令第10號)健全了法律和標準的落地,首次明確自動監測數據超標處罰的判定標準,盤活了巨大的“大數據”資產。配套的自動監測數據標記規則、電子督辦和數據公開等文件,形成閉環的嚴密的監管執法體系。將環境違法處罰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資金和增值稅退稅政策掛鉤,大幅提高違法成本。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發現環境違法問題,大幅降低了現場檢查頻次,采取電子督辦、暗查交辦、聯合懲戒、掛牌督辦等措施,實現了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精準打擊”。

            2020年1月2日起,垃圾焚燒廠5項常規污染物日均值和爐膛溫度等信息向全社會公開,有效擴大了公眾知情權。截至2020年底,平臺累計訪問量已突破1788萬次,每日訪問量超過4.8萬次。按季度通過生態環境部網站和“兩微”公開的垃圾焚燒廠環境違法行為處理處罰情況,網絡閱讀量超15萬次,“央視新聞”“法制日報”等十余家主流媒體轉發。

            三年專項整治,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2020年全年,全國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訴83起,比2019年減少49.1%,比2018年減少80.9%。

            2018年,垃圾焚燒行業發展較早、垃圾焚燒廠數量較多的廣東省針對垃圾焚燒廠的環境投訴量為88起,2019年減至16起,海南省從55起降至23起,湖北省則從2018年的54起將至2019年的15起。

            專項整治改善了垃圾焚燒廠在居民心中的形象,讓它們不再是城市的“燙手山芋”。

            垃圾焚燒廠對爐膛溫度的控制能力提升,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氫5項污染物排放超標次數顯著下降。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廠焚燒爐爐膛溫度5分鐘均值達標率和5項污染物排放日均值達標率均達到99%以上。

            與此同時,得益于全行業爐溫管控能力的提升,大部分企業集團原始爐溫超標率普遍下降,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從2017年的31.9%縮小至2020年的5.9%。爐膛溫度的季節穩定性也有所提高,以往冬季月份爐溫超標率較高的情況不復存在。

            專項整治扭轉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污染較重的局面,起到了補短板、促提升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的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一直處于上升趨勢。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產能迅速增長,產能擴張的速度高于垃圾焚燒量的增速。2012年,我國垃圾焚燒廠共計138個,日焚燒量達12.3萬噸,2019年,垃圾焚燒廠已經達到389個,日處理能力達到45.6萬噸,相較2018年日處理能力增長25.2%。2019年,垃圾焚燒廠日處理能力增長了25.2%,生活垃圾焚燒量增長了19%,這兩者的差距在2017年僅為2%。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從業人數也一直呈現增長趨勢。2019年,389個垃圾焚燒廠用工人數約為3.3萬人,比2016年增加50%以上。

            專項整治對行業形成了良性的促進,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同時,沒有采取“關、停、并、轉”措施,而是在技術和管理方面進行指導,以幫為主,達標無望才依法采取關停措施。

            “這份成績,來之不易。”中華環保聯合會廢棄物發電專委會秘書長郭云高表示,“從專項整治之后,已經形成了高標準、嚴監管的形勢,數據監管日趨成熟,行業發展日趨健康。”

            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12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向社會發布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專項整治效果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系統梳理了4年來專項整治取得的社會效果、環境效果和經濟效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紅總結道:“專項整治促進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報告》發布的現場,與會的專家學者對“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發展提出各自的見解。

            “‘十四五’期間,應該關注飛灰、廢渣、廢水等污染。”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副研究員薛軍指出,“要采取新的有效方式,積極、精準、科學治污,注重科技手段和第三方的力量。”

            在自然之友法律與政策倡導部項目主任王鑫一看來,“規劃”是重中之重。“希望未來能夠根據產能、城建、分類的整個趨勢制定規劃,未來5年或者中長期發展中,對垃圾分類回收之后真正要進入焚燒廠的垃圾進行規劃。”

            “要重視中小城鎮農村的垃圾焚燒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世汶說,“不同的城市垃圾分類的方法不同,垃圾的質量會不會對焚燒爐有不同的要求,以及垃圾焚燒廠的布局、收費、價格競爭等各方面,都應有所考慮。政府可以將平均成本估計出來,設置一個底線,在底線之上進行良性競爭。”

            在未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會逐步完善、健康發展。而作為普通人,我們其實也可以為垃圾焚燒發電向更清潔、更健康發展,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内射婷婷一级二|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西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欧美日激情日韩精品| 999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