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iw0qo"></strike>
  • <ul id="iw0qo"><sup id="iw0qo"></sup></ul><strike id="iw0qo"></strike>
    ×

    新聞動態

    “碳達峰”“碳中和”來了 萬億級市場紅利令人期待
    發布時間:2021-03-02 來源:海螺創業

            “碳達峰”“碳中和”無疑是今年全國兩會最大的熱點。政府工作報告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規劃也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列入其中;代表委員提交的“碳達峰”“碳中和”相關議案和提案同樣不少。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的全國政協委員們一致認為,加快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讓綠色成為最鮮明的底色,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遵循。

            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指引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戰略決策。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導向,可以使我國更加堅定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產業結構轉型,走上以創新為驅動的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潘碧靈指出,從國際看,全球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危機的多邊合作模式,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的要求,是一個有力度的目標,將對全球各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構建生態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從國內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我國“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一脈相承,彰顯了我國堅定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以更低的資源、環境消耗支撐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政治決心。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將倒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低碳轉型。”潘碧靈表示。

            產業鏈供應鏈脫碳化將成未來發展方向

            潘碧靈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重塑未來我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影響。未來三四十年間,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大部分化石能源將從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建設、居民生活等終端用能的各行各業中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以電力為主的能源方式來支撐產業經濟轉型升級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煤炭消費量在逐年減少。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中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持續降低。2017年至2020年,全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60.4%下降至57%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13.8%提高至15.8%。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不久前介紹,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從2020年底的15.8%提高到2030年的25%左右,這意味著接下來能源增量70%以上為非化石能源。

            潘碧靈指出,傳統的用能技術、工藝、設備將發生顛覆性變革,產業鏈供應鏈脫碳化將成為未來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綠色照明、零碳建筑、零碳鋼鐵、零碳水泥等新型脫碳化技術產品的興起,將對未來的技術工藝、產業形態、就業方向乃至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

            而作為我國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交通運輸業占比達28%,未來脫碳減排對實現整體目標至關重要。全國政協委員、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建議,引入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道路與汽車、通信等系統的融合是未來可以突破的新方向。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也認為,應從加速機動車能源結構零碳轉型等方面著力,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

            加強技術創新,搶抓萬億級市場機遇

            從發達國家發展進程來看,碳達峰后并非迅速進入下降過程,而是可能在峰值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歐盟從上世紀90年代碳達峰,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差不多需要60年,與之相比,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時間。

            潘碧靈表示,中國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挑戰。當前,我國仍處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后期,未來15年是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經濟發展仍需保持合理增速,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提氣、降碳壓力十分巨大。

            “當前工作重點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做好‘十四五’‘十五五’時期的規劃布局和政策部署,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好局、起好步。”潘碧靈指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戰略中,做好中長期戰略謀劃。要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明確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達峰目標和路線圖。同時,要適時開展2060年前碳中和戰略研究,明確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路徑、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和制度安排。

            潘碧靈說,全球大趨勢是向綠色、低碳發展方向轉型。在這個趨勢下,相應的經濟、貿易、技術、國際規則都要發生變化。新的低碳技術,特別是深度脫碳、零碳技術、高效用電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等是未來科技的前沿和新的競爭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認為,新興節能服務領域正在加速向數字化、電氣化和清潔化方向轉型,綜合能源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擁有萬億級市場潛力。

            中國投資協會預測,零碳中國將催生再生資源利用、能效提升、終端消費電氣化、零碳發電技術、儲能、氫能和數字化七大投資領域,撬動70萬億元綠色產業投資機會。到2050年,這七大領域當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5萬億元,并為中國實現零碳排放貢獻累計減排量的80%。

            “誰掌握了先進技術,誰就有競爭力,誰就能抓住廣闊市場發展機遇。”潘碧靈表示,要加強技術創新,在先進能源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發展技術等競爭中爭取先機和優勢,打造我國專屬的核心競爭力。

            宋鑫也建議,要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碳減排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特別是要大力支持企業對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等關鍵技術的研發等。同時,要大力發展氣候投融資,強化政策協同、標準體系建設和綜合示范,為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助推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牛牛影视|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99|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日韩三级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2021最新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